面临四大挑战,工业危废后来者“弯道超车”难度加大
近半年来,在与一些企业客户沟通发现,工业危废市场的拓展比想象中的困难,有些新进入者“浅尝辄止”,有些已经进入、手持个位数项目的企业正考虑转让退出,而与此同时,一些头部企业也在尝试进行工业危废以外的新赛道拓展,寻求新的发展方向。这不禁引起我们对这一市场的重新审视。
近半年来,在与一些企业客户沟通发现,工业危废市场的拓展比想象中的困难,有些新进入者“浅尝辄止”,有些已经进入、手持个位数项目的企业正考虑转让退出,而与此同时,一些头部企业也在尝试进行工业危废以外的新赛道拓展,寻求新的发展方向。这不禁引起我们对这一市场的重新审视。
自从人类学会用火,生物质能就成为重要的能源类型,但其地位自蒸汽时代一落千丈,化石能源后来居上。进入21世纪,石油危机、能源危机促使人类寻找替代能源,生物质能再次进入视野范围。展望未来,机遇挑战并存,辰于从整体到细分领域,逐一分析其发展趋势。
根据辰于测算,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市场未来十年的潜在空间6500亿元以上,然而这一潜在市场空间一直并未有效释放,过去十年我国每年矿山生态修复面积的比例均不高于2%。本文分析了制约我国矿山生态修复的四大因素,并对“十四五”四大趋势进行了展望。
政策加码之下,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已进入尾声。展望“十四五”,我国黑臭水体治理的主战场将逐步转向农村,但由于存在底数不清、成因复杂、协调困难等三大难题,我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模式尚需探索,建议相关企业谨慎乐观,首先关注示范项目。
国家发展改革委、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21年6月联合印发的《“十四五”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》,删去了城市污水处理率的指标,而规划中新增污水处理产能和管网建设目标也分别下降60%和48%。面对增量投资骤减的不利局面,我们不仅要问,相关企业路在何方?下一轮增长机会在哪里?应如何加快转型发展应对这些新的机会与挑战?
我国工业节能“十三五”期间“前高后低”,尽管过去两年市场萎缩严重,但研究发现,在我国尚有节能空间,尤其是30·60双碳目标提出后。预计“十四五”这一市场每年仍将保持1.4~1.5万亿元的规模,但未来的重点方向将从传统的节能服务转向技术设备。
以色列、新加坡、澳大利亚等多国经验表明,污水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,但反观国内污水资源化市场发展缓慢。展望“十四五”,在需求与利好政策两大因素发力下,我国污水资源化市场发展有望提速 。
污泥处理行业过去十年整体发展缓慢且不顺利,“十二五”、“十三五”规划目标两次落空。展望“十四五”,随着政策、技术、盈利模式等问题逐步解决,辰于认为污泥处理市场将迎来三大转机。
在您的邮箱收到最新洞见分享